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人工智能 >读写分离最全详解(图文全面总结) 正文

读写分离最全详解(图文全面总结)

2025-11-04 23:37:52 来源:多维IT资讯作者:应用开发 点击:542次

读写分离

读写分离是读写一种常见的数据库架构设计,从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分离就是最全总结数据的:“读”、和“写”分离。详解

如下图所示:

图片

写操作(包括:插入、图文更新和删除操作...等等),全面由主数据库(Master)处理。读写

而读操作(包括:查询...等操作),分离由从数据库(Slave)处理。最全总结

这就是详解“读写分离”,通过将读操作分散到多个从数据库上,图文减少主数据库的全面负载,从而,读写极大的分离提升整个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读写分离实现原理

上面我们谈了“读写分离”的最全总结价值,对于互联网应用“读多”和“写少”的场景,比如:电商等典型业务是非常适用的。

知道了其重要性,下面我接着谈:如何来实现”读写分离“?

读写分离的架构实现,整体如下图所示:

图片

从上图可看出,读写分离是高防服务器基于:“主从复制架构”来实现的。

主数据库:负责处理所有的写操作(比如:插入、更新、删除...)。从数据库:通过复制机制从主数据库获取并应用数据更改,处理所有的读操作。

通过上面的讲述,知道了实现机制依赖于“主从复制”。

所以,要掌握好读写分离的原理,还需要掌握“主从复制”的实现机制原理。

下面,我接着谈@mikechen

我以MySQL的主从复制为例,整体架构实现,如下图所示:

图片

实现步骤,大致分为如下几点:

第一步:主数据库记录二进制日志(binlog);

比如:当主数据库执行写操作,比如:INSERT、UPDATE、DELETE。。。等操作时,首先,这些操作会被记录到二进制日志中。

MySQL 二进制日志(Binlog):是 MySQL 服务器用来记录所有更改数据库数据操作的免费信息发布网日志文件,包括 DDL 语句和 DML 语句。

复制[mysqld] log-bin=mysql-bin # 启用二进制日志并指定日志文件前缀 server-id=1 # 设置服务器唯一 ID binlog-format=row # 设置 Binlog 格式(row、statement、mixed) expire-logs-days=7 # 自动清除超过7天的 Binlog 文件 max_binlog_size=100M # 单个 Binlog 文件的最大大小1.2.3.4.5.6.

所有数据更改的详细信息,都放在这个二进制文件中,是主从复制的核心。

第二步:从数据库读取二进制日志(binlog);

从数据库通过I/O线程,连接到主数据库,读取主数据库的二进制日志,并将其保存到本地的中继日志(relay log)中。

大致流程:

I/O线程启动:从数据库上的I/O线程,使用专用的复制用户连接到主数据库;读取二进制日志:I/O线程读取主数据库的二进制日志,将其内容写入到从数据库的中继日志中;日志同步:I/O线程不断地从主数据库读取新的二进制日志,并更新到中继日志中。

第三步:从数据库应用中继日志(relay log)。

从数据库的SQL线程读取中继日志,并重放其中的写操作,更新从数据库中的源码下载数据。

这样,从数据库的数据状态就会逐步跟上主数据库。

通过以上步骤,主从复制实现了主数据库与从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从而可以实现读写分离了。

读写分离总结

总之,读写分离是提升数据库性能和扩展性的有效手段,通过将读操作分散到多个从数据库上,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

作者:数据库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